通讯员:马嘉爽、张佩 审核:孙鸿
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发展,深化中外学术交流,积极参与“东北石油大学第七届国际学术交流周”的系列活动,中文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日本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中文教育、语言学研究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活动内容丰富,收获颇丰。
俄语与汉语的语言互动——开幕讲座精彩呈现
12月13日,中文系迎来了国际学术交流周的首场讲座,主题为《俄语个性的动态模型》。本场讲座由东北石油大学副教授斯坦尼斯拉夫·奥列涅夫主讲,主要探讨了俄语与汉语之间的语言借用现象。奥列涅夫教授从语言学角度深入剖析了俄语词汇如何进入汉语体系,并探讨了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因素。
讲座中,奥列涅夫教授不仅介绍了俄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还阐述了俄语与汉语在文化交流中的深刻联系。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围绕俄语与汉语的语言接触现状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两种语言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
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探索——曲明教授的深度分享
12月15日,中文系邀请了来自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的曲明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汉语课堂中的课堂互动分析:教师领导角色认同与教师话语》的线上学术讲座。曲明教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剖析了教师在课堂中话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通过教师话语引导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曲明教授强调,教师话语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塑造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话语策略,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讲座还讨论了期末测试设计的创新方法,特别是如何与学生共同设计测试,以提高测试的透明度和学生的参与感。在论文写作方面,曲明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论文结构与写作思路,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为参会的师生提供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科研建议。

此次系列讲座不仅为中文系师生提供了与国际中文教育专家交流的宝贵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在中文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国际化进程。中文系将继续秉承开放的学术态度,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推动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通过这些讲座,中文系的师生不仅提升了对中文教育、跨文化交流的认识,也获得了不少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启发。未来,中文系将继续努力加强学术合作,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积极为全球中文教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