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指导不松懈,在线实战促实效
——人文科学学院组织进行2018级硕士生毕业预答辩侧记
为了进一步提高硕士生毕业论文质量,检验在线毕业论文指导效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硕士研究生培养不迟滞、不松懈、不降效,人文科学学院在3月上旬就做出了进行硕士生毕业论文在线预答辩的相关安排,并将论文查重前置,即,在预答辩之前完成第一轮统一查重,查重不合格的学生,需修改后自附符合查重标准的知网查重报告,方可进入预答辩环节。这些规定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论文撰写的重视程度,在各个专业学生微信群里,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分享、框架结构设置等讨论蔚然成风、空前热烈;在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群组里,论文指导意见和修改结果往来反复、夙夜不断。
4月4日-5日两天,党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毕业预答辩按计划相继展开,20名硕士生导师、78名2018级硕士生分为四组,由李精华书记、张文喜院长分别担任组长,借助钉钉平台进行预答辩。答辩开始前,组织全体导师召开视频会议,陈竞飞副院长首先强调此次预答辩的根本目的,不止于对在线答辩流程的预演,更在于集合集体智慧、帮助学生提高论文质量,同时明确各答辩组组长、导师、秘书的职责,提醒需特别注意事项并统一评判标准;随后,各答辩组秘书发起视频会议,组织本答辩组学生与导师进入会议开始答辩,要求答辩中学生全程开启摄像头,各组秘书留存影像记录。
4月4日党史专业预答辩前全体导师会议
4月5日社会工作专业预答辩前全体导师会议
4月4日党史专业硕士预答辩一组导师指导与学生答辩剪影
4月4日党史专业硕士预答辩二组导师指导与学生答辩剪影
4月5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预答辩一组、二组导师提出指导意见 社工一组学生答辩剪影
答辩过程中,评审导师以优秀为目标,以严格为准则,从概念梳理明确度、观点创新度、逻辑清晰度、内容完成度、框架完整度、格式规范度等方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论文进行细致审阅,对学生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鼓励,对学生论文撰写中的不足予以指出。在平均时长超过10小时的答辩过程结束后,各组组长组织本组导师进行和议,给出针对每名学生个人的修改意见,四个答辩组共计给出修改意见达190余条;同时梳理出17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给师生下一阶段论文写作与修改,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努力方向,确保学生高效利用未来两个月的时间,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呈现出我校文科硕士毕业生的最佳水平。
4月5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预答辩二组学生答辩剪影
人文科学学院正用踏实的做法,带领学生践行我校严谨治学的育人作风;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人文科学学院愿用优异的成绩,为学校60周年校庆献礼、为学校百年大学建设更添新章。